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台基于INTERNET网的综合网上教育管理软件。 国外高校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生产需求状况: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正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多年的办学经验,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教学形式,国家教育部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全面学分制改革。因此,教务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选题目的: 目前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正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多年的办学经验,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教学形式,因此国家教育部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全面学分制改革。因此,各院校迫切学要对自己的现有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提高,根据国内大学的现在管理模式,结合国际新的思想观念,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建设先进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使之成为学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选择了“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这个设计题目,符合实际需求。
选题意义: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系统是高校教学、教务管理应用软件。熟悉教务管理工作的全部过程,从教务工作的实际出发,解决工作中关键性的难点问题,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实现教务工作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帮助具体管理人员从复杂烦琐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得教务管理走向无纸化办公和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史济民 顾春华 李昌武 苑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 http://www.cer.net/ C.J.Date,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第六版), Addison-Wesley "The Practical SQL Handbook" 第三版, Addison Wesley Developers "Understanding the New SQL: A Complete Guide" - Jim Melton 和 Alan R.Simon 著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
研究内容:本系统是各院(系)级教务员的工作界面。它完成: 1、 各院(系)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数据(如学生的注册信息、课程设置、教学培养计划、教学执行计划、学生选课申请、学生成绩等)的录入、查询、更新以及各种表格的生成,完成对在校生的基本管理; 2、 以及对教学人员(教师、班主任、教务人员) 的管理。特色与关键问题: 对软件过程规范及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设计思想:本系统同原有教务管理系统相比,有很多不同。 首先,技术上功能更加强大。在客户机/服务器版中支持Windows NT Server等网络操作系统,支持SQL SERVER、SYBASE等大型数据库,从教务管理的实际流程出发,将所有数据处理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