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是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要一环,是学生即将离开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训练环节,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一般课程实习和实验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设计过程系统地揉合了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独立设计能力、创 新思维能力、撰写论文总结能力四大模块能力。 本文结合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就如何在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介绍一些个人体会。 1 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经验和能力,会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更会少走许多弯路。教会学生习惯于充分、高效地运用现代技术和资源快速获取所需的专业信息,是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一种重要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1 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图书馆资源、文献中心资源、网络资源等为基础,对每一步工作都要明确行动目标,以解决了什么、观点是什么、采取什么技术路线、做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等作为每一步的实施依据,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使其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在此过程中尤其可以培养学生的外文阅读能力。在资料收集阶段中,可以多给学生一些这样的机会,经常接触英文资料.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外文阅读能力。为学生们将来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住看英文文献的过程中。小断熟悉和掌握常用的专业词汇,同时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增加学生专业知识。文献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知识拓宽的过程;提高学生互联网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网络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让学生熟悉近儿年发表的与自己毕业设计的文献资料。熟悉国内外学术前沿,为开题报告的撰写打好基础。 1.2 能够熟练地筛选、评价信息。 对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辨析是不可缺少的。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论文的筛选能力,使之能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中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文献;培养学生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能力,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献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记录。 1.3 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表达信息。 在毕业设计初期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查阅相关中外文献,梳理自身知识结构及框架体系,使知识系统化、合理化。看文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特点、格式要求,完成文献综述,使自己的设计或研究内容紧紧围绕当前国际前沿。 2 独立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选题、开题、制订研究方案、实验准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全过程,教师重在讲解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涉及细节, 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在选题过程中,通过双向互动,在尽量满足学生必趣和要求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负责审核学生自选课题的深度和难度控制,有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开题制订研究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以发散的思维,从研究问题的角度,对自已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思考,力求对题目及其背景有一个比较广泛的理解。在开题阶段的末期,教师主要指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收敛,帮助他们把思考聚焦到题目上,明确毕业设计题目的内容和重点,确定工作的技术路线。 3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本科毕业生来说,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创造,对于学生任何不成熟的新想法、新思维、甚至失败的教训总结,都是值得重视和引导的,都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只要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充分发挥其创意潜能,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基本上达到我们培养的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创新: 3.1 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方法全是新的。选择这一类题目,学生 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3.2 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论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3.3 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论题, 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 3.4 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4 撰写论文总结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以后到社会上,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及生产管理工作等。他们需要完成撰写科技论文、技术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技术合同书及产品说明书等写作任务。对学生的论
|